绿色黔东,万山葱茏。近年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依托国家储备林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林下产业,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有效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走进印江县新寨镇新寨村国有林场灵芝中药材种植基地,只见茂密的树林里,林下仿野生灵芝恣意生长,似朵朵祥云铺开。工人们正忙着浇水,经过水分滋润后的灵芝显得生机勃勃。
新寨村发展仿野生灵芝种植以来,带动了不少邻近村民在基地务工。“我今年3月份开始在灵芝基地来上班,专门查看灵芝生长情况,和公司建有微信群,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拍照发在群里,让技术员指导,活路比较轻松,每天工资80块钱。”灵芝基地管理人员杨昌恒说。
新寨村村民李瑛在基地里忙完活,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家,她告诉记者:“在基地上班,晴天晒不着,雨天淋不到,只要不下暴雨都有活干,每个月可以做25天左右,能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
据悉,灵芝又称灵芝草,是名贵中药材,历来就有“仙草”之美称。新寨村生态良好,森林茂密,适宜灵芝生长。该村利用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等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
通过向县乡村振兴局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60万元,入股贵州裕顺林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利用国储林项目流转林地近200亩,尝试发展仿野生灵芝种植,同时还在林中培育180亩竹荪。
在推进林下经济发展中,新寨镇积极与县林业、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配合,争取各种资金,不断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新寨村土地少,但是林业资源丰富,在林地上种植灵芝,独特的温度和湿度极大提升了灵芝的品质,比大棚种植的灵芝要好得多,既盘活了林下资源,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务工。”新寨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镇长蒋文财说。
新寨联村党委副书记杨远告诉记者,为壮大村集体经济,镇党委政府将后坝、团山、新寨三个村联合起来组建了“联村党委”,实行跨行政区域联合发展,依托新寨村丰富的林业资源,率先探索林下种植灵芝,目前种植8000棒,预计产值在40万元左右。
据了解,目前印江林地总面积有124687公顷(不含非林地上林木),其中:乔木林地94228公顷,竹林地371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28516公顷,其他灌木林地7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78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0.40%。
据资料显示,2021年印江林下经济利用林地367943亩,产值32660万元,实施主体78个,联结农村人口1285人。其中:林下种植食用菌、中药材、林菜利用林地18450亩,产值8730万元;林下养蜂、林下养禽等利用林地42733亩,产值9360万元;林产品采集加工食用菌、竹笋、野生中药材等利用林地21720亩,产值1940万元;森林景观利用林地285040亩,产值12630万元。
印江县林业局副局长李雪松介绍,印江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以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及国家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致力于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农业生产污染。
李雪松说,发展林下经济,扶持相关产业,既能降低产业运营成本,实现高效生产,又能增强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更能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在依托优势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中,印江大力拓展产业空间,推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通过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加工、贸易发展,进一步促进产业振兴、农业提效、农民增收,让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 审核:贵州省林业局办公室 来源: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