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百花湖镇三堡村:“烂泥沟”变文明村 农家乐生意火起来-贵州站-华夏一县一品网

贵阳百花湖镇三堡村:“烂泥沟”变文明村 农家乐生意火起来

   日期:2020-07-15     来源:贵阳网    浏览:295    

7月11日中午,阵雨,市民胡文卿和妻子到大营路接上母亲和外婆,驱车直奔观山湖区百花湖镇三堡村的一家农家乐。

“今天您就踏踏实实吹吹风、看看景,再吃个农家饭。高兴的话,我们下次还来这儿。”胡文卿笑眯眯地对外婆说。

另一边,农家乐老板杜永正忙着招待刚到店的客人:“最近下雨,客人比以往少了。往常这时候,客人一波接一波。”

三堡村坐落在百花湖畔,村内道路宽阔平整,农房清一色的青瓦白墙,映照着百花湖清澈的湖水,一幅宁静惬意的世外桃源景象映入眼帘。

很难想象,作为百花湖镇第一个全国文明村的三堡村,曾经草深路窄,每逢下雨便泥泞不堪,“烂泥沟”一度是三堡村的“代名词”,有点本事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讨生活。

环境改善是三堡村迈向文明的第一步。三堡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和林说,借助“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契机,三堡村走在了新农村建设的前列。通过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三堡村种植了经果林、建设了花池、硬化了院坝、修建了挡土墙、治理了河道,建设了串户路、通组路,完善了污水处理设施,全村基础设施得以改善,村子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三堡村乡村旅游得到不断发展,来此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纷纷做起农家乐生意。“路修起来了,村里面又干净又整洁。沾百花湖的光,节假日城里人也开始往我们这跑。”五年前,在外发展的杜永嗅到商机,决定回村做农家乐生意,农家菜肴、新鲜烧烤、环湖游船样样齐全,生意越来越红火,日子越来越有奔头,生活也越来越美好。

生活富裕了,村民素质也要提升上去。为此,三堡村把道德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三堡村积极探索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邻里”等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据统计,2018年以来,三堡村共评选出“文明家庭”22户,其中文明卫生家庭8户、和谐和睦家庭6户、善行奉献家庭4户、遵规守约家庭4户。

走进三堡村大炉厂村民组刘培庆的家,《百孝篇》《家和万事兴》两张宣传画首先映入眼帘。刘培庆说,“孝”就是家规家训、做人美德,他的家规家训就是百事孝为先,守孝道、不惹事、做好人、不害人。宣传画张贴八年之久,就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自省,崇德向善。

“以前邻里间小吵小闹较多。最近五六年来,婆媳、邻里都倡导孝、讲家规、守家训,村里一派和睦新景。”三堡村村委会主任郭世贵说。为引领文明村风,三堡村村支两委还制定村规民约,规定村民办理酒席须经过理事会许可。当年,全村共整治违规办理酒席4起。2019年以来,全村无滥办酒席现象。

“酒席少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也就轻了,给村民带来了实惠。”陈和林说,群众也消除了攀比之风,提升了文明素养,积蓄了发展力量。

除了环境美、民风淳,三堡村在建设文明村过程中,还充分利用了平堡花灯这一“法宝”。据了解,三堡村的平堡花灯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系全镇唯一的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充实演职人员和道具基础上,三堡村、百花湖镇对平堡花灯进行深层次包装打造,培育良好的民风家风乡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生根结果。花灯《娘教女儿》《和谐大家庭》等唱词,饱含着全村人传唱文明、颂扬文明、创建文明美好家庭的新时代心声。

建设文明村为三堡村积蓄了发展力量。目前,涵盖三堡村所有村组的环湖小康路工程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精品葡萄、贝贝南瓜等经济作物种植产业的支撑下,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今已突破万元。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三堡村的产业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