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贵州12月14日消息(记者周娴 通讯员陈武帅)初冬的贵州省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白沙村,青松苍翠,阳光正好。中午时分,59岁的安国升和往常一样,在自家的小草场里割草牧牛。三头西门达尔牛甩着尾巴,悠闲地咀嚼着青草,安国升看到生活越来越好,他对未来充满新期待。
安国升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他家刚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幸好现在国家政策好,我当护林员每月800元工资,一家三口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加起来一个月有1600元收入。”安国升高兴地说。
在威宁,千千万万群众像安国升一样迈上幸福的小康路。一个个富民产业正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强保障”。
在威宁自治县羊街镇双河村,一条宽敞的水泥路两旁是靓丽的村庄,兴隆河和羊街河绕过村庄田舍蜿蜒而去,田间地头3000亩石榴树在风中摇曳,一幅美如画卷的田园乡村扑面而来。
在威宁自治县大街乡大街社区,一个花园式的村庄点缀在山间的坝子上。一幢幢独具特色民族风情民居,一条条宽敞干净的水泥路,家家门口停着的小汽车,无不彰显着大街社区的变化。
在威宁自治县麻乍镇戛利社区,树木苍郁的马摆大山下,数千亩良田里魔芋、西蓝花、马铃薯等农作物摇曳多姿,田野里绿浪翻滚。宽敞的道路两旁,一排排靓丽的回族风情小寨延伸到远方,目之所及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美景。
一个个美丽乡村,一个个富民产业,正无声述说着乌蒙深处的威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威宁创造了贵州省脱贫攻坚的县级“六个之最”。
打造了贵州省面积最大的农业产业基地。全县种植马铃薯200万亩、蔬菜40万亩、中药材37万亩、烤烟25万亩,经果林累计种植面积达208万亩(其中苹果50万亩),牛、羊存栏数县级贵州省第一。仅用一年半时间,构建了全产业链的蔬菜产业体系,实现了裂变式跨越发展。占地1500亩,投资25亿元的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一期项目投入运营,农业产业新增就业岗位4.8万个,其中蔬菜产业新增就业岗位3.4万个。
建成了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县城搬迁安置点。2016年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帮扶干部一次次上门动员群众搬迁,建设者夜以继日加快工程进度,让来自31个乡镇深山区、石山区的6.6万名群众搬出深山峡谷,其中6.3万群众搬进威宁县城,实现一步跨千年、同步达小康。
补齐了贵州省体量最大的“3+1”短板。2014年来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59.64万人次11.29亿元,辍学生动态清零;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541所,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应报尽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44万户,补齐住房功能1.17万户、整治透风漏雨0.69万户,广大农村群众彻底告别了居住土坯房的历史;实施人饮工程2112处,巩固提升工程34处,其中提灌工程1283个,占比60%,历史性解决12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曾经喝屋面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完善了贵州省覆盖最广的乡村基础设施。完成骨架路网1059公里、循环路网1301公里、通组公路5293公里、乡村公路提质改造792.3公里;实施院坝硬化12.15万户、串户路硬化13.79万户,实现农村“两硬化”全覆盖。
突破了贵州省难度最大的产业供水工程。采取高扬程提水、长距离饮水,建成111个产业引水项目,供水管道累计长达5300公里,解决了40万亩蔬菜基地供水问题。迤那镇五星村产业供水项目,扬程高达790米,采用四级提灌,饮水管道长达15公里。
书写了贵州省同心战贫最精彩的篇章。九三学社中央27年如一日倾情帮扶威宁,在产业扶贫、民生扶贫和重大项目争取等方面贡献了民主党派帮扶的同心力量;招商局集团17年来投入帮扶资金4.8亿元建成了一大批民生项目,打造了央企帮扶典型;恒大集团投资19亿元援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援建了一大批产业项目,彰显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扶贫情怀;广州市番禺区投入资金2.4亿元,谱写了山海情深、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崭新篇章。
作者:周娴 来源:央广网